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自首与立功,可以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而该两项制度的规定并不周全,导致司法实践中屡屡被钻法律漏洞。譬如说立功,是指当事人检举揭发他人犯罪,必须是本人掌握的犯罪事实或线索才是。而实践中假立功有:其一、购买立功材料,把别人的线索转为己有,譬如健力宝的原董事长假立功减刑案即是。通常这类犯罪,要看守所管教内外里应外合,律师负责购买、传递立功线索,涉嫌律师伪证罪,而看守所人员受贿后,安排假立功材料的转交给法院,涉嫌受贿罪。其二、是欺骗或串通他人犯罪,制造假立功。欺骗立功的例子有,重庆某国土局副局长廖某,为立功,教唆他人非法持有枪支,然后检举。案发后廖某被以非法持有枪支罪(教唆)判刑。串通的例子有,如媒体报道的,某监狱的假越狱,所谓的阻止者都立功。

 

这些假立功,妨害司法公正,一旦发现,都会被撤销因立功减轻的刑罚。但对制造该假立功的当事人该如何处罚呢?一般情况下,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是不作为犯罪处理的,特殊情况下,譬如前述提及的廖某涉嫌教唆罪。因此,总的来说,没有啥法律后果,因而假立功而层出不穷。对此法律漏洞,可以借鉴唐律疏议的立法,予以填补。

 

唐律疏议第378条规定“诸诈教诱人使犯法,犯者不知而犯之。及和令人犯法,谓共知所犯有罪。即捕若告,或令人捕、告,欲求购赏;及有憎嫌,欲令入罪:皆与犯法者同坐。【疏】议曰:鄙俚之人,不闲法式,奸诈之辈,故相教诱,或教盗人财物,或教越度关津之类。犯禁者不知有罪,教令者故相坠陷,故注云「犯者不知而犯之」。「及和令人犯法」,谓和教人奴婢逃走,或将禁物度关,外示和同,内为私计,故注云「谓共知所犯有罪」。「即捕若告」,谓即自捕、告,或令他人捕、告,欲求购赏;及有憎恶前人,教诱令其人入罪者:皆与身自犯法者同罪。——唐律这条规定,欺骗或教唆他人犯法后去举报的处罚,简直是专门针对假立功的,规定当事者与犯法者同坐。这条惩罚当事人的法律很严谨也具有可操作性。刑法修改可以参照。这样制造假立功的人就得到应有的惩罚了。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4694篇文章 1天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ad1902@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