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经调查寻找,失联25天的南京女大学生李某月,已于7月9日晚,被其男友洪某伙同张某光、曹某青,诱骗至勐海县城郊山林杀害并埋尸。嫌犯洪某的父亲是南京司法局的一名处级干部,目前正常上班。
媒体披露,嫌犯自称是官二代 ,平时很机密,曾发布持枪照片。在警方通报前,女方父亲曾表示:“我已经这样了,给他(嫌犯)增加压力没意义。”——可见女方家庭的质朴(来自乡下),而嫌犯家庭问题很大。子不教父之过,嫌犯父亲被谴责、被关注,亦是情理之中。
但在法律上,是否要调查嫌犯父亲,还须有证据或线索。现代刑法是刑责自负,不牵连家人。所以,这个司法干部父亲,如果没有卷入本案,则正常上班,无可厚非,如果卷入本案,则要被调查。是否卷入本案的证据,可以查看嫌犯的相关口供以及通讯记录等,以确定嫌犯事后有无告知其父?若无告知,其父无责。如果告知,则要查其父是否有包庇行为,譬如教唆报假案、湮灭证据、窝藏嫌犯等。总而言之,对于事实一切以证据为准。
社会舆论以为其父是司法干部,嫌犯又老练,于是怀疑其父亲可能介入。这属于一般的人情世故,人性可以理解,但最终是否要调查处理,还是要看证据。法律不能因为他是司法干部而不调查或者刻意调查。所以,本案最需要做的是,办案人在侦办嫌犯杀人案件事实时,仔细寻找嫌犯与其父亲有无关联的证据,以回应社会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