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一假期,有个湖州的游客,在杭州河坊街买了三只“叫花鸡”。等回到湖州,打开一看,两只叫花鸡都是泥土,没有鸡(是叫花鸡模型)。这种事情太不像话了。游客发帖后,一下子成为网络热点。记者去采访涉事店员,店员表示是临时工打错包了。上城区市场管理局介入调查后,涉事店主出面道歉,愿意赔偿消费者一千元。现场检查还发现,涉事店铺中除了对外售卖的叫花鸡外,还有17个叫花鸡展示样品,平时摆放在商铺柜台对外展示。

这个事件中,商户“店员忙中出错,误将展示样品当成商品卖给了消费者”的解释,备受质疑。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是商家故意欺诈消费者,还是过失拿错给消费者?这个考验执法者的能力。如果查不清楚事实,和稀泥式处罚。那么会成为一个经营阴影,势必影响其他诚实信用的商户,乃至于河坊街与杭州的执法名声。

要调查清楚的方法也不少,需要耐烦的认真精神。譬如:第一、调查有无其他被害者?如果没有其他被害者,那么是可能拿错了。如果还有其他被害者,那么次数足以证明是故意欺诈的。从孤立的一个案子看,事实看不清楚,几个案子联合起来看,就真相大白。第二、调取相关摄像头证据等。看店员当时拿鸡的动作,模型摆放的位置,再查该店员的工作简历,是否真的临时工?一个店铺有17个模型叫花鸡,需要这么多吗?第三、查行业惯列,召唤深喉,是否有此类的潜规则。当然,这些也都只是合理的怀疑,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也不能对店铺有罪推定的,而该是疑罪从无。但是,经过这样一个程序公正,执法者上穷碧落下黄泉找真相,消费者会心平,潜在的违法者也会被震慑。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4785篇文章 58分钟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lawlaw202@outlook.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