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哪吒?甚至不少地方有哪吒庙。每个人都有自己感悟。哪吒来源于佛教,是印度的护法 神灵,金刚怒目。哪吒两字是梵语的音译,其父亲也是一个护法王。到了中土,汉化以后,哪吒的形象也被本土化,一改为道教的神了,成为勇猛的顽童神。父亲还是王,是陈塘关的托塔天王。不少学者在考证哪吒形象的演变过程,譬如夏维明。其实,就如顾颉刚说的,历史如戏剧层层累积,不同的时代添油加醋一下,故事越来越完美,而本相已经不见。本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的喜好。形象不断的演变,也说明对哪吒的喜爱。

尽管如此,哪吒还是有触动国民心理的元素的。第一、反抗精神。秦政两千年,社会主要矛盾就官民之间,当官的要维护特权欺压百姓,百姓反抗无门,就寄托于小说神魔,譬如孙悟空的齐天大圣,水浒传的替天行道。哪吒勇猛,把霸道的小龙抽筋。真的解气啊。第二、复活,以莲花把哪吒复活,是神来之笔。一部圣经,最令人惊奇的也是复活。传统文化是“未知生 焉知死”,不说身后事,现在突然来了个复活情节,耳目一新。哪吒还带着孩童赌气,把骨肉还给父母,一点不欠,干脆利索。第三、形象动人。哪吒三头六臂,小孩模样,踏着风火轮,生机勃勃,自古英雄出少年,引发欣赏与共鸣。读西游记,有人喜欢好吃懒做贪色的猪八戒,因为他最像人。沙僧中规中矩,太老实,缺风趣。唐僧没有本事,动不动就来个紧箍咒,令人厌倦。孙悟空最得人心,大家向往他的本领高强,自由自在,也为他遗憾找了个啰嗦的师傅。本次哪吒2的电影中,申公豹那个结巴的反派,也表现不错。一直以为,申公豹是以申包胥为原型的。伍子胥要鞭尸灭楚,申包胥就要复楚。伍子胥正面人物,也要一个大反派衬托。楚河汉界,旗鼓相当的故事才精彩。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生命是没有啥意义的,过去都是假的,唯有孤独永恒,前人几代后就被忘得干干净净,因为生命质量都很平常,没有传奇故事。哪吒忘不了,世代相传,因为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4845篇文章 3天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 lawlaw202@outlook.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