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的出名就如围城,没有出名的想出名,得到社会的认可、赚大钱,已经出名的则陷入黑粉、蹭粉,一点小事被放大镜下观察的烦恼。说真的,最好的状态还是低调,闷声发大财。近年来,律师市场渐趋饱和,竞争激烈,不少律师使用自媒体,拓展业务,取得一定的名气,而风险亦是按比例与日俱增。
近日,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有名的网红律师,因代理刑事案件被查办。网红不是那么好当的,刑事案件的风险是处不在。这位年轻的网红女律师(27岁),面容姣好,常在社交媒体分享法律常识,追踪热点时事,在检察院、法院门口取景,教导民众如何防诈、洗钱。手臂有刺青,精明高冷,又接地气,很快有了网红律师的人设。三年接案89件(判决的案子),业务量已经很不错了。粉丝也有22万。野心勃勃,名言「每日一帖、直到我买下整层律师楼」,还曾自嘲「我现在就是人家口中所称的黑律师,早晚要进去关的,准备好100万保释金,准备保我保出来吧」。
可惜,她的资历与阅历不敌诈骗犯。她为一个灵骨塔诈骗集团辩护。其诈骗手法是击鼓传花,以卖灵谷塔为名,巧立名目骗取被害人缴纳各项费用,金额上亿。检警在办案中发现,网红律师协助诈骗集团洗钱,还将侦查内容以文字传送给其他诈团成员,涉及泄密。故将3名律师拘提,并搜索其办公室。至此网红律师人设坍塌。日后无论是否定罪(无罪推定原则,法院判决有罪之前无罪),形象已经大损。
其实,本案中的网红身份与触法因果关系不大,只是因为网红律师有点名气,传播的快远。真正的因果关系是刑事辩护的风险没有回避,职业道德有亏。刑事案件中最容易出现的风险是泄密,因为当事人关押在看守所,唯一能见是律师,其他团伙成员在外面急于了解里面的情况,会不惜重金请律师去会见。目的是获取案件信息,以准备逃跑,或转移财产,或湮灭证据。尤其是诈骗团伙,都是行骗老江湖。此时的律师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棋子。律师收钱会见后,若把情况透露给金主,就构成泄密了。此外,更还有狡诈的利用律师的方法,譬如以家里需要用钱为由,让律师去问在押人员的银行密码。律师问到密码后,告知家属后,家属就会转移资产,涉嫌洗钱。
刑事辩护律师的一个危机四伏的职业,要自保,必须明白,律师的辩护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对金主负责(不得传递信息),律师忠诚委托人,同时忠诚于法律(不得商量反侦查对策)。律师不能泄密、不能洗钱。会见当事人以后,只能把当事人所处的法律程序,与案件无关的事情告知家属,对案情必须三缄其口。若信口开河或无意中泄密,则不但不能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自己亦是难保。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