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昨日一消息,灵隐寺免去其门票(包括飞来峰景区),共计75元。未来对游客实施预约制度。新闻一出,舆论叫好。且看其标题“免的是门票,赢的是人心!”“一场归心于民的禅意回归”。可仔细一想,按其逻辑,岂非“以前收的是门票、失的是人心“。“一场离心于民的禅意远去”。以此可见,评论之浅薄。就如一个冤案,真凶出现,终于平反,大赞包青天,那么之前的冤案又是谁铸就的?应该关心整个司法制度的公平正义才是。

太史公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切都是利益。但利益,有长利、有短利,有官利、有民利。西湖不收门票,是长利 ,不与民争利,因为游客多了,消费多了,游览方便了,有利于安居乐业。灵隐寺不收门票,也是此意,舍去景区收费的短利,营造一个杭州乐居的环境,留得住人心,故是善政。

那为何以前都收门票,现在才不收?这才是聪明人真正所要关心的。因为形势大于人也。近年来,经济困顿,撤出城市的人颇多,以致于农业部都发出文件,要“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 城市要留住人,就要适居,就要给人优惠。人留住了,消费也留住,有助于经济发展,人走了,消费也没了,经济会更萧条。坊间也在传,灵隐寺大发善心,是否与少林寺的大和尚被逮有关?少林寺的大和尚是个搞寺庙经济的能手,收门票、发授权、打品牌,把少林寺打造成赚钱的金字招牌,但自那以后佛们就不清净了。与其说是少林寺,不如是少林总公司。大和还走访各路掌门人,踩了红线,最后是黄粱一梦。寺庙赚钱又有什么意思呢。佛门本来就是四大皆空的。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5022篇文章 35秒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 lawlaw202@outlook.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