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9月11日,付某(男,22岁)在某网站下单购买忠诚度测试服务,杨某(男,25岁)接单。付某将其女友宋某(女,22岁) 的手机号码告诉杨某,要求测试宋某的恋爱忠诚度。杨某通过搜索该手机号码添加宋某为微信好友,进行测试。其间,宋某对手机号码来源产生疑问,杨某谎称自己是“网警”,可以监控其个人信息,并将与付某共同虚构能查询个人信息的微信聊天截图,及付某制作的宋某个人真实信息图片发给宋某。宋某感到个人信息被外泄,遂发微博求关注。9月12日,付某向宋某坦白情况,并劝说宋某删除微博信息,被拒,并继续在互联网上扩散信息。公安机关以寻衅滋事依法对杨某、付某、宋某进行处罚。
 
本来年青人闹个忠诚测试,自娱自乐,也没啥大不了,但问题是,测试人杨某为了隐瞒手机号来源,冒充网警,就不对了。所以,本案中真正违法的是杨某的冒充网警招摇撞骗行为。而小情侣并无寻衅滋事的主观故意,不必去处罚。只是,如果付某知情杨某冒充网警一事,还共同虚构聊天截图,去欺骗宋某,则是帮助犯。如果付某不知情杨某冒充网警,则没有违法行为。至于宋某,则是被害人。她在了解整个事情经过后还不删帖或解释,扩大了冒充网警的影响,行为是不妥,但也只是被害人的一时情绪,难谓有寻衅滋事的故意。所以,此案查的迅速,但处罚有疑。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4694篇文章 4天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ad1902@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