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虎丘塔下,山塘街旁,有著名的五人之墓,因张溥的《五人墓碑记》而知名。其实,隔壁还有一个著名的葛成墓,陈继儒撰有《葛将军墓碑》。陈继儒是绅士阶层,隐居在松江佘山,经常“飞来飞去”,与底层的纺织工人葛成没有关系,但他肯定知道写这样一个义士的墓碑,是可以出名传世的。果然,这篇文章传下来。
《葛将军墓碑》主要内容是:万历辛丑,內监孙隆私设税官于江南津渡处。凡米盐果薪鸡豚之属,无不有税。吴人罢市,行路皆哭。义士葛成,攘臂而起,手执蕉叶扇,一呼而千人响应。一卖瓜者,其始入城也,已税数瓜矣,归而易米四升,又被税其一升。泣,则反跶之。适成等至,遂共击建节,毙之。成乃誓于众曰,今日之事,为朝廷除民害也。若因以为利,则天下孰能说之。有听我约束者,从,否,则去。众皆许诺。乃相率入汤莘等家,毁其屋,聚其橐而焚之。有窃得一古鼎者,成即博而杀之。
当事者闻之惊,谋御之以兵。独太守朱公燮元曰,不可,杖汤莘等而系之于狱,众皆悦服。成曰,为民除害,义也,杀人抵罪,法也。无义则乱,无法亦乱。成固当死,敢逃刑乎。既入狱,哭泣送之者万人。越十余年,逢赦而释,复为编氓。有新安富商程尚甫者,敬而爱之,赠一艾姬,成笑而纳焉。绝不与私,还其母家。后陈又以贤令陈公文瑞事,走京师鸣冤,朝绅见面而交义之。五人死后五年,而成始以病终。
旧史对该抗税事件的评论是苏州民变,颇有贬义。以现在眼光观之,则是典型的公民抗命。即葛成一行人,不堪税负,起来反抗,把税官杀了。反抗不法的收税是正当的公民行为,但以杀税官的方式反抗,以毒攻毒,亦是犯罪行为,要被惩处。抗命的结果是,枪打出头鸟,葛成坐牢,但苏州老百姓获益,收税被撤销了。所以苏州人民感谢他。
读此碑文,也有疑问与思考。葛成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工人。他勇武有力,有组织能力,应该是一个江湖人物,如项梁办丧事井井有条,比《书博鸡者事》中博鸡者强多了。其次,太守的维稳也颇有策略。如果一味弹压,能压下去,但他必也会成为历史罪人,不如安抚为主,算是有点脑子的。至于葛成本人,还是水浒传的思想,只反贪官,为朝廷除害,可见当时之社会意识形态。苏州一地,文风很盛,都说温柔之乡,但看看五人、葛成、金圣叹之流,却都是铁骨铮铮,文化所致也。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