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读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受陈寅恪的影响。陈先生眼光超越时代,是文革期间寥寥无几的几个清醒者。另一方面,我看英美法系的主要特点是“遵循先例”,其本意是充分利用前人的智慧,而历史不正是这样吗?就如《资治通鉴》的序所云“惟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而每每读史,总想如班超一样,执笔从戎,立大业也。

 

近日读三国志,偶有所得。三国的开国君主多惜才、包容,既是形势所迫,也是个人魅力所在。曹操的大度就不用说了,陈琳的檄文骂了曹操祖宗,曹操还爱惜其才,继续用他。三道《求贤令》更是,要才不要德。也正因如此,荀彧离开袁绍而投奔曹操。刘备的三顾茅庐,求贤心切。诸葛亮也容法正之过,孙权对潘璋也网开一面,不求全人。我看管仲荐才,说鲍叔牙过于刚直,不宜为相,可见大将风度要会包容,包括容恶,再说谁又没有过错呢?或年少轻狂,或七情六欲不安分,世上本无完人也。

 

在前四史中,三国志的文采是最差的,但还是有神来之笔的,譬如张昭传中就很精彩:“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权与相反复,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门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这段故事,主有量臣有骨,且都有失,记得很好玩很生动。

 

我国三个年代,最出人才: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三国的猛将谋士,民国的群星璀璨。可见人才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尤其是治平世,都是采取秦始皇以来的愚民政策,是故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时来运转,可干一番大事业的。三国曹操集团中,文有荀彧荀攸贾诩郭嘉,荀彧有谋且有德,贾诩则老谋深算,郭嘉最知心,武将有张辽于禁典韦许褚,都是独当一面,可见曹操的魅力,不过曹操也有器量小的时候,如杀孔融、崔琰、许攸、杨修等。孙权集团中,文有张昭张紘鲁肃,武有周瑜吕蒙陆逊,鲁肃识大体,周瑜是人杰,也是我三国中最喜欢的人物,其通音乐,抱小乔,指挥赤壁之战,受孙策孙权的信任,可谓做人之极也。刘备集团中,诸葛亮则被神话,既然如此多智,又为何打不过曹魏呢?但看诸葛亮抱病出祁山北伐,呜呼战亦亡、不战亦亡,其忠心可嘉,至于斩马谡,则是典型的法家治国,恩威并用。不过,刘关张之间义薄云天,还是挺感动的,难得的不背叛。

 

纵观三国,开国君主后,都碌碌无为,让人叹息,魏文帝勉强承平,后主阿斗乐不思蜀,而孙皓杀戮无度,亦可见遗传之假,王侯将相本无种也。

 

读三国志很益智,贾诩的计策,是最让人有印象: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所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说:“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贾诩说:“兵势有变,亟往必利”。张绣遂听从贾诩意见,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贾诩:“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贾诩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4686篇文章 1天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ad1902@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