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上海高院维持复旦投毒案一审的死刑判决。对于该案,向来有两种态度,一种可杀,一种可不杀。可杀者认为,一命抵一命,是正义。且清华投毒案久而未破,现在复旦投毒案既破,安能不杀,以儆效尤?!可不杀者认为,刑法威慑力在于不可避免性,而非重刑,况减少死刑,是时代潮流。两个观点,从不同角度予以解读,亦可见该案已超越司法,成为社会话题,具体而言则又包括政治话题与文化话题。何谓政治话题?以司法生态而言,如此重大的案件,岂是小小合议庭法官能定?故一审判处死刑,基本定调,二审维持,意料之中,乃把皮球踢给最高法院死刑复核也。而其间之法律、法官、律师,皆跑堂之配角也。何谓文化话题,即死刑价值观也。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民意,可杀多,盖传统文化对正义的解读即是报应。而不可杀的观念,更多来自现代,譬如基督的宽恕文化,以及法律人对刑罚功能的专业判断。显然,目前而言,传统文化的占多数。是故,此案的死刑复核结果如何,基本取决于被害人家属的态度,除非其谅解被告人,否则估计不会逆转。嗟乎,法律决定人之生死,法律人又该如何行使才公正?司法制度(权力)、学术、民意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判断也。一念之差而已。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4785篇文章 58分钟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lawlaw202@outlook.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