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阅江楼,因宋濂的《阅江楼记》而名。该文选入《古文观止》广为人知。但有记无楼,朱元璋指定的这楼,当时没造,六百年后搞旅游开发才建成。所以宋濂的文,就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样,想象而已,文辞夸张,并非纪实。最近在研究宋濂,这个浦江人离开我老家建德很近,其散文如李疑传、王冕传,形象生动,字句精炼,所以我还是去阅江楼体验一番。
阅江楼在狮子山顶。所谓山,其实是一丘陵,就如谢眺楼,矗立在高处,便于远观而已。山下,是朱元璋立马的雕塑,山四周是仿造的古城墙。拾阶而上,先到孙中山观江亭。远望长江,逶迤蜿蜒,如带环绕,长江大桥徐徐延伸北岸,吴头楚尾龙盘虎踞之意顿生。亭后,有一碑,正面是朱元璋写的阅江楼记,长而难读,反面是宋濂的。旁边一长走廊,刻明朝故事,就如连环画,如平江之战、方孝孺、海瑞等,典故在其中。阅江楼正在修建,只能从三楼大门入。楼很宽敞、大方。一楼挂明朝十七朝十六个皇帝的画像,摆有龙椅,二楼是明朝家具、美术、文学作品,如唐伯虎、施耐庵,三楼是郑和下西洋介绍。最奇的是楼有两个屋顶,一个在五楼,即底楼看到的是五楼底。五楼、六楼另有其顶,顶中央有黄金龙盘旋雕塑。六楼有一苏绣,很有特色,上有江南四大名楼,即岳阳楼、阅江楼、黄鹤楼、滕王阁。还有海宁人写的一段话。栩栩如生,俨如摄影。出阅江楼,下有五军地道景观,门口有以及朱元璋的诗“"山僧不识英雄汉,只顾哓哓问姓名",与黄巢的落第诗有的一比。
顺便去了夫子庙,繁华如故,而江南贡院与秦淮青楼一江之隔,岂能安心学问?考完试就去喝花酒了吧,大抵功利而已。贡院内见镇馆之宝“曾国藩奏折”,字小清楚,咸丰朱笔批示则字大。乌衣巷内有王导谢安纪念馆,北方人在南方经营的成功人士。最喜王羲之的字,飞动,而淝水之战,保住华夏正统,殊为不易。旁还有李香君纪念馆,侯方域有艳福也。还有吴敬梓故居。看看贡院百相,写个儒林外史也不稀奇了。次日,去南京古籍书店,书少,人更少,文化没落可见一般。又去朋友推荐的先锋书店,在五台山体育馆的地下车库中。书多、环境好,适合年轻人的小资情调,但我也未找到喜欢的书,譬如古文辞类纂。返沪路上,读古籍书店买的钱大昕《潜研堂集》,大奇,文章渊深意平字精,学问为主兼顾文学,尤其万斯同等篇如论学术,与陈寅恪文风相似。此时,再回首宋濂之悔“余自十七八时辄以古文辞为事,自以为有得也。至三十时,顿觉用心之殊,微悔之。及逾四十,辄大悔之。然如猩猩之嗜屐,虽深自惩戒,时复一践之。五十以后,非惟悔之,辄大愧之;非惟愧之,辄大恨之。自以为七尺之躯,参于三才,而与周公、仲尼同一恒性,乃溺于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其可乎哉! 自此焚毁笔研而游心于沂泗之滨矣。”于我心戚戚焉。有学问道德,才有文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