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诗经305篇,这书几乎是历代引用率最高的。窗外阴雨,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进而回忆当年雪中伞,浮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今读书明理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愤怒于贪腐则《伐檀》《硕鼠》,昨夜看大气磅礴的记录片《汉字五千年》到半夜,则吟“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经很美,能很精细地表达读者的情绪。
以前长读的是十五国的国风,这次读的主要是小雅、大雅、颂。感触不少。国风,虽然有民歌的性质,但是一唱三咏,显然是经过文人加工的。诗经有2949个单字,字体复杂,说明文字在周朝已很发达,而现在的汉字越来越简单,可见文字没有进化,而是在退化。诗经表达东西,能感同身受,可见古代现代人性一样的,社会制度也大同小异。读到颂,主要是对周王的歌功颂德,很容易想起“东方红,太阳升”。颇让人怀疑牧野之战,周提出的敬天论,其实是为自己辩护,商朝未必如其所云。再而推之,杨广果然是李世民说的那么糟吗?未必也。哪有后朝客观评价被推翻的前朝呢。历史只是当权者的家书,真正的历史要由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来写。诗经是周朝的百科全书,有几篇使用了“兮”,或是楚辞的源泉,盖楚国本来也是中原南迁而发展到江汉流域的。王国维读书说,于《书》(尚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诗经至今还有读不懂的地方,而《尚书》更难懂,但因为诗经的文字发达,让我相信更古的《尚书》记载也是真实的。只是这种上古文字,后人难以解读了,除非有解密钥匙,譬如发现一个内容由几种文字一起刻在一起的碑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