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少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一份根据录音整理的讲话稿最近在网上被广泛传播。讲话人是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下辖建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程茂红,讲话的内容是他对不久前刚刚得知的“千岛湖引水工程”的若干看法,一定程度也可以说是他的反对意见。在《南方周末》等报刊就此事进行详细报道之后,有关千岛湖引水工程的相关信息和程茂红的主要观点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阅读这份讲话稿和相关文章你会发现,这样一项涉及利益主体众多、生态和经济影响长远的工程,作为杭州市人大代表的程茂红,居然也是在今年两会期间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才第一次知道,而此时,有关这个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和十二个支撑性专题的咨询工作已经完成”。这样的信息,简直无法让人想象这是一项事关千万人利益的政府公共项目。

 

    按照相关行政性法规,杭州市政府似乎颇有依据来决策上马这项工程。水利部2006年颁布的《水量分配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其他跨行政区域的水量分配方案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制订”。千岛湖引水工程的核心内容就是计划以隧洞方式,每年从千岛湖引水20.7亿立方米(约占水库全年平均水量的20%左右)作为杭州和嘉兴的城市用水。而新安江(及其下游富春江和钱塘江)流经的淳安、建德、桐庐和富阳等地都是杭州市的下辖县级行政区域,对其水量的分配,依前述《办法》,杭州市林业水利局自然处于主导性地位。

 

    当然,杭州市还有更合理的理由来支持其上马这项引水工程,那就是多年来钱塘江治污难见成效,导致从钱塘江取水的杭州市存在很大的饮用水安全隐患。尤其是去年6月份以来连续发生两次饮用水源受污染事件,加上更早时候曾经发生过的海水倒灌事件,杭州市政府无法不面对事关几百万市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由于工业污染所致,目前杭州这个位于江南水乡的国际性大都市,其可资利用的人均水资源居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如果能够引入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的千岛湖水,对杭州市不啻“天降甘霖”。

 

    然而,倘若杭州市政府以为基于以上两点,就可以断然拍板上马千岛湖引水工程,则恐怕考虑有失周全。首先,千岛湖引水工程涉及到的利益相关主体众多,衡量该工程的经济得失不能只考虑杭州城市的用水。譬如,引水后新安江水库将失去发电功效,这会直接影响华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再如,引水导致千岛湖水位下降,不但许多旅游设施需要重新修建,更重要的是气候、景观皆会发生变化,可能严重伤害千岛湖周边县市的旅游度假产业;又如,引水导致新安江水库往下游的水流变小变缓,清污能力大减,污染较严重的寿昌江和兰江江水汇入后无法得到稀释,下游的富春江和钱塘江的污染必然进一步加重。

 

    其次,千岛湖引水工程设计的年引水量据说高达水库平均水量的20%,而专家认为,只要引水对径流量影响达到30%,就会对河流生态造成严重破坏,那么,引水20%究竟会产生多大影响?环评恐怕不容易说得清楚。美国学者麦卡利在其Silenced Rivers(中译本名为《大坝经济学》)一书中对于人为改变河流形态所带来的各种灾难性后果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中国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惨痛教训。事实上,千岛湖引水同样存在类似风险。如水流放缓导致泥沙淤积,更严重的在于,若枯水期引水量过大则很可能导致寿昌江、兰江回灌,那样新安江自身都可能被彻底污染。

 

    第三,引水是为了解决杭州的缺水,而杭州本身并不是天然缺水城市,目前的困境完全源于钱塘江受到严重污染所致。这显然是过去不重视环境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恶果,因此,解决缺水困境还需正本清源,一方面调整发展方式,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排污治理,另一方面切实整治钱塘江。即便算经济账,也有专家指出,修建数百公里长的千岛湖引水隧洞的成本,与整治钱塘江的成本相比未必更低。如果再加上不确定的生态破坏成本,还有该工程带给其他利益相关人的负面影响,总的社会成本也许是惊人的天文数字。因此,有什么理由可以断然排除钱塘江整治这一替代性方案呢?

 

    最后,杭州市政府还必须考虑到千岛湖引水可能会给位于安徽省境内的新安江上游带来一系列影响,这不但超出了杭州市同时也超出了浙江省的管辖范围,需要由中央政府来进行水量分配的规划与协调。另外,如果引水仅仅是为了解决缺水问题,那么,浙江省境内邻近千岛湖的金华、衢州两市,据说水资源也高度紧张,是否可以在省政府协调下也参与到瓜分千岛湖水量的行列呢?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4785篇文章 58分钟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lawlaw202@outlook.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