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缘起:喝了咖啡,睡不着,想起斯伟江律师在征稿“写给法科同学的信”,不免想说几句。通常这类信,是成功人士的专利,好像在传授秘诀,但我想想,以后的法律人,也不免与今天一样,大多数还是平平常常的,名满天下或日进斗金的总是少数,所以这封信是一个平常法律人的平常家语。

 

第一、为什么从事法律职业

为什么做法律人?在公开场合,大家都会振振有词,是为了崇高的正义,而在私下场合,却总在互相打听收入多少。其实,司马迁早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检察官、法官有稳定的有尊严的收入,而律师可能容易赚钱,这是很多人从事法律工作的真正动因。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经济基础上,富而好法,博取名声,成就事业,大抵是第二个动因。第三个动因,才是为了所谓的正义,这如是马斯洛心理需要的最高层次,追求和分配正义会带来精神的愉悦,而青史留名是人类最高理想之一。《左传》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法律人能做到这个境界,可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又好像做人如周瑜,美男子,通音乐,抱小乔,指挥赤壁之战,有好友鲁肃,下属黄盖,有知己孙策孙权,人生的快于庶几于此矣。

 

第二、司法的状况

有病,就有医生,有纠纷,就有法官。司法自古有之,是政治的天然部分。中国的司法史,基本上就是一部维护皇亲国戚利益的法律史。商鞅变法至今,二千多年来政局,未有大变,有所改变的是孙中山引进西方诸多制度,但很快《六法全书》被废除了,新中国成立后以宪法和婚姻法两部法律治天下,至于文革更是无法无天。改革开放以后,法律渐渐复兴,彭真是奠基人,到2011年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局面来之不易,总算有法可依,法律人也因之可以稻粱谋,但这个法律之路也曲曲折折。譬如最近几年司法就是在倒退,导致人们不信法,而是去信访,最高法院更是讲求调解,福建高院甚至推行“无讼”论。这些法律虚无主义,其本质是回到人治。所以说,在一个人治下的司法状况,无论是体制内的检察官、法官,还是体制外的律师,都是困惑困厄的,不得不附庸于政治,不过这也给法律人提供了一个促进法治立功的机会。 

 

第三、严峻的考验

不要小说看的多了,以为主持正义,就如包公一样明镜高悬,大快人意。事实上,纠纷总不是黑白分明的,两造之间各有其理各有过错,定纷止争并不容易,冤案则每个朝代多有。做法律人首先要一颗仁义之心,历史上的酷吏,都是法律高手,譬如张汤、杜周,把法律运用之极,但没有为善之心,越是能力强危害越大,重庆打黑中某些人不也是这样吗?其次,要有法律智慧洞察纠纷,福尔摩斯的查蛛丝马迹,李昌钰的桌子破案理论,霍姆斯的“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无一不告诉我们,看清案件,正确处理,需要智慧。这种智慧,有天赋,更在于后天的经验积累,就如毛主席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更是学习。在形形色色的案子面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最后,法律人不能知法犯法。钻法律漏洞是本事,但要敬畏法律,善泳者溺,违法迟早会被发现的,即使不被发现也会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并不值得。

 

第四、学习书单

学生,学习之生也。如何学习?目录第一,就如王鸣盛说的,读书目录最为要紧,否则终究是乱读。建议各位,看看梁启超、胡适等开的书单,以及张之洞的《书目答问》等,知道中国文化所在,知道第一流的书是哪些。读了第一流的书,就有鉴别能力,否则读差书,会越读越差。其次,要勇于实践,书面的法律和实际的法律相差很大,法学院的教育基本是脱节的,读书考试如科举敲门砖,拿一张文凭而已,因此要尝试法律行动,譬如申请信息公开、进行法律援助、观摩庭审等——实践出真知也,是故刘项原来不读书,石勒兵法契合孙吴。再次,视野要开阔,中西结合。法律中充满人性,唐律疏议和罗马法,是不同角度看问题,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个人而言,我比较欣赏英美法系,它遵循先例,就如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能集古人智慧的大成,且面对常青的生活能灵活对待,而不是死板冷漠的大陆法条文。目前台湾的法律,以大陆法系为主,又吸收英美法系特点,且有中华法系的余承(譬如沿用用强盗、诈欺等古律术语),可借鉴者多。可遗憾的是,即使是最知名的学者王泽鉴,原创者少,转手的多。何时出现如耶林一样发明缔约过失的大法学家呢,或许就在各位中了。

 

最后,我们热爱的是生活,而不是法律本身,法律是为生活而存在的,而不是反之。

话题:



0

推荐

丁金坤

丁金坤

4785篇文章 58分钟前更新

上海律师。浙江建德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负笈浙江林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曾就职政府、法院,后做律师。本博客期以持平之论,匡法之得失。业务专于刑事辩护、海事海商、知识产权、涉外诉讼仲裁等。  Email:lawlaw202@outlook.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