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6岁女孩徐卓媛,想攀登珠穆朗玛峰。这需要一大笔经费,以买装备与给养。于是,她的父亲在网上发起众筹,拟寻找500位梦想支持者,众筹资金50万,作为登山经费。此举引起社会关注。有的是众筹是自愿行为,无妨,有的说有募捐嫌疑,担心自己流向。据悉,目前已众筹资金23万多,进度46%,支持人数295人。单个支持者参与众筹最高金额3000元。徐卓媛表示,出发时会把所有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名字写在旗子上带到世界之巅。
该如何看待众筹?众筹是一个社会俗语,不是法律术语。众筹通常是指,发起人推出一个项目,让出资者加入,项目完成后,给出资者一定的回报,出资者一般不参与项目的执行,项目由发起人执行。众筹一般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社交活动,譬如众筹同学聚会吃饭住宿的经费,法律不介入。一种可以视为合伙行为,有人出力,有人出钱合伙完成项目。
根据法无规定即自由的原则,目前法律对众筹尚无针对性规定,故众筹只要不违反其他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都是有效的。就如上述帮助女孩的完成登山梦想,女孩攀登到山顶,以写有名字的旗子回报资助者,就是一个不错的项目。当然,若众筹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是无效的,譬如众筹赌博博彩资金。还有更特别的打官司败诉后的被告,向粉丝众筹款项赔偿款,社会争议很大。该众筹是否有效,还要看该官司的性质等,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
社会对众筹质疑,主要是担心是众筹类似募捐,捐款得不到有效管理。其实,众筹与募捐是不同的,众筹是合伙行为,共同参与,募捐是无偿赠与行为,没有回报。只是现实中也会存在,众筹为名、募捐为实的现象。即使是真正的众筹,对于众筹的发起、款项的监督、执行的力度、违约责任的追究等,若疏于管理,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社会要思考的是,对于众筹是否也需要专门的法律来规范一下?是否也要行政管理介入一下?法律总是滞后生活的,现在还是让登山女孩圆梦吧。她的众筹实践,也是对为众筹法律积累经验。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