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律师昨天看完《小城大律师的烦恼》(包括留言)后,大笑,对同行的质疑表示欣赏。还饶有兴趣,再向我曝出两则趣事,以飨读者。
第一,投名状。李律师出名后,深知律师的案源来自交游,朋友越多,案子机会越多,律师是天生的社会活动家,七君子中就好几个是律师。那民国的律师,交游最广的大概就是章士钊,三朝元老,所交游的朋友,不分派别,都讲义气,曾经给响当当的陈独秀辩护,敢言,还为臭名昭著的汉奸周佛海辩护,会收费,并担任过杜月笙的法律顾问。老李就是律所的造雨者,一半时间花在交游上,接到案子分配给搭档或者助手做,自己当指导律师,另一半时间则还专注大案,争取青史留名。影响力有了,有人邀他去律协任职。可是对他又不是很放心,就先谈心,问问思想动态,是否顾大局识大体,还给他一个任务,能否帮助了解下本地其他律师的想法?李律师当然清楚,人家要一个投名状。于是找了几个好友,再邀请几个知名律师,开了一个座谈会,大谈如何实现法律争议,既为老百姓代言,也帮政府解困。诸位发言的内容,整理成册。有司见之大喜,以为老李会办事,本地律师风气亦纯正,父母官有功焉,于是老李自然荣升律协领导。不过老李干了一二年后,就觉得杂事太多太费时间了,而且民间也没啥认同感,虚名误人深,渐渐也少去活动了。
第二、代笔。这是老李没想到的事情。老李的文笔其实一般般的,但他头脑灵活,实用主义,脑子里没有框框,解决问题的主意多,就如三国谋士,每有类型的案件,他都有独见。当地有个有司,很爱出名,经常叫手下研究室的写法律调研文章,由他挂第一作者或干脆是唯一作者。久之,有专家式领导美誉。可是,手下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而有些法律文章涉及律师这块,非律师写不出,外行写的一眼即知浅浮。某日,有一法律主题,据说是投标来的课题,有司喊老李去帮忙,来点真料。老李苦于律师人微言轻,意见没处提,提了人家也不看,看了也不重视。现在有此良机,安能错过。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包括自己的案例。有司大喜,将该文章观点,浓缩成几小段,化为己有。此课题竟然获奖,当然作者是没有老李名字的。老李也只能假装不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