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案件,如果能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可以从轻处罚。此举,亦有花钱买刑的嫌疑。有钱人出高价,被害人是会动心的。还有,被害人借机狮子开大口,被告人不得不屈从。所以,实践中对谅解书中的赔偿损失,应该予以适当限制,譬如以法定的赔偿损失为基准,最高不能超过50%。
璩助理这次办的一个职务侵占罪,就遇到了一个搭售的谅解书。该案的案情是,买方公司的副总A与卖方公司的副总B两人商量,把货物价格虚高10万。卖方收款后,将该虚高的10万,根据三七开的比例,通过私人账号,返回给A。这样AB通过虚构价格,套出A的资产,总计共100万,占为己有,属于职务侵占了。
案发后,AB都供认不讳,并请求被害单位谅解。璩助理是代理B的,就去找A公司协商,表示愿意退回损失,请求出具谅解书。A公司老总一看,这是一个发财机会,就说出具谅解书可以研究,并说公司有一批货物,价值五十万,希望帮助处理。璩助理当然听懂弦外之音,就告知B的家属,若要谅解书,恐要大价钱。家属为了增加B判缓刑的概率,就咬咬牙,借了钱,除了退回损失,还买下那批货物。货物买卖合同是A公司老总个人与B家属个人签订的,货物的实际价值不过是10万。家属买了后,也没啥用,就放在仓库。
家属与A公司的协商时,B被羁押在看守所,对具体情况并不知情。等判缓刑出来后,得知这个买卖合同,感觉很不对劲。再去咨询璩助理,问该如何处理?璩助理缓缓说,如果当初不买,谅解书就拿不到。对方的做法是乘人之危,签订不公平合同;名为合同,实际为谅解书的出具条件,这样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但你尚在缓刑考研期间,稍安勿躁。B犹豫不安。买来的货物,堆积在仓库,又要仓库费。不得已把货物以几万的价格贱卖了。周律师事后闻知,对璩助理说,A公司的老总,以出具谅解书来要挟虚假买卖,获取暴利,本质是敲诈。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