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7年11月16日 13:56

“放血疗法”的法律分析:非法行医与诈疗取财

近日,“梨视频”播出广州一家“慈医阁”的免费“放血疗法”,造成一癌症患者严重贫血,差点病危。据调查,该医馆无资质,至少已行医三年。学徒工无医学功底就扎针。在“免费义诊”背后,则是一群“江湖游医”以及高额推销保健品的套路。   此案,与中医、西医都没关系,而是非法行医。行医之手段,乃放血,尤为恶劣。可悲的是,病急乱投医的还不少。更糟的是,如此猖獗,而监管不问。其存在,是社会病,得以有市场。   法...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16日 08:14

关于“接受货币地”管辖异议的两则案例

自2015年2月4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来,各类合同案件,在原告住所地起诉日益增多,而司法实践立场不一。该司法解释第18条规定“接收货币地”管辖,即“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此与民诉法的“原告就被告管辖”原则相悖,使得管辖陷入不确定。   最近,代理被告,就“接受货币地”管辖,提出异议,一案获...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13日 11:54

江歌事件中的道德与法律

江歌被害事件始末:江歌与刘鑫是在日本留学时的好友。刘鑫与男友陈世峰分手后,借住江歌公寓处。去年11月3日,江歌与刘鑫回公寓,在公寓楼前与早在此等候的陈世峰发生争执。江歌叫刘鑫先进房间,自己独自留在外。交涉中,被陈世峰匕首杀害。案发后,江母赴日善后,而舆论指刘鑫不配合破案以及不知感恩。   先说法律问题。本案发生在日本,一般按照日本法律在日本处理,分为刑事审判与民事赔偿两部分。其中,刑事责任部分,受日...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10日 16:20

劝酒,一般没有责任,而店主不管酒更无责任

近年来,各地法院判了不少劝酒赔偿案件。窃以为,除了个别恶意灌酒者要赔偿外,其他的都不应赔偿。因为喝酒是一个情谊行为,喝酒者风险自负,自古皆然。适当劝酒,无可厚非。哪有不敬酒、不劝酒的酒席呢?无非是要注意一个度。这个度即社会常识所认可的风俗。醉酒,乃过犹不及,但醉者大抵是因好酒或逞能,不能随便归罪于旁人的劝酒。
今日澎湃又有一则劝酒赔偿新闻:湖南平江一次好友聚会后,钟某因酒精中毒去世。其父母将同...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10日 06:31

携程亲子园事件:0-3岁早教法律阙如,亟待立法

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也暴露了幼儿早期教育法律规定的空缺。早期教育是指0-6岁幼儿教育,其中3周岁以上幼儿教育,有《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招收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儿园。”对3周岁以下的幼儿教育,则尚无相关规定,是个法律漏洞。

 

故上海对0-3岁的早期教育,是以行政文件先行作出规定。2006年上海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民政局印发《上海市民办早期教育服务机构管...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8日 18:25

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案的三重法律责任

没想到,上海的幼儿园也出现虐童事件。网上一段视频显示,女老师把一小女孩书包用力扔在地上,打其头部,又推之,致使其头部撞到桌角上。另一段视频显示,女老师给多名小孩子喂东西(据说芥末),一小男孩吃后哭泣。涉事的幼儿园是携程公司的亲子园,经妇联牵头,委托《现代家庭》杂志社下属的为了孩子学苑管理。

 本事件涉及三重责任:

一、 行政责任。对涉事幼儿园,首先要停业整顿。目前视频,只是已发现情况,或只是...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8日 10:10

从驾校教练有责、学员无责,看共同过失犯罪

刑法上,只有共同故意犯罪规定,没有共同过失犯罪概念。但生活中,共同过失导致犯罪的情况还是有的,只是刑法分别定罪而已。譬如重大责任事故罪中,追究操作人、主管人刑事责任,同一件事同一个罪名,虽然主观意图没有联系,但客观上有共同过失行为。再如,《唐律疏义》中“共举重物,而力所不制;或共升高险,而足蹉跌,两人抬重物,不小心彼此失手砸了人,显是共同过失。而两人之间的责任分担,现代刑法理论对此研究阙如。

...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7日 22:16

婚后查出艾滋病,婚检机构有无法律责任?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男方在婚后发现女方早患有艾滋病,而婚前检查并没有查出,遂起诉婚检机构(如皋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求赔偿彩礼以及精神损失一共12万。如皋法院审理后,予以驳回。理由是:并无充分证据证明婚检机构对未能检查出系HIV感染者存在明显过错,也无法律明确规定艾滋病属于禁止结婚类疾病,与造成相应损失均无直接因果关系。

 

此案判决,与常识相悖。婚前检查之目的,就是查查是否有病,可否结婚。...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6日 14:07

陌生人把婴儿扔入河中,涉嫌故意杀人罪

113日晚,平顶山发生一起骇人案件:一个婴儿被人从桥上扔进河里。作案者魏某,与被害人家庭素不相识、毫无瓜葛,在桥上偶遇母女,夺婴而抛入河中。幸而,两路人跳河救起,目前婴儿在治疗中。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魏某刑事拘留。魏某自称脑子里经常有不正常的奇怪的想法


本案定性错误。将一个多月的婴儿从桥上抛入水中,置于死亡境地,应涉嫌故意杀人。如果婴儿死亡,是杀人既遂,如果救活,则是杀人未遂。本案婴儿相...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5日 20:43

快递限额赔偿是霸王条款,应该提高赔偿比例

近日,上海工商局表示“快递货物遗失只按邮资赔偿是霸王条款”,对此观点甚为赞同。不过,该赔多少,是否全额赔偿,还是提高赔偿比例,还需调查研究,在市场与法律之间取得平衡。

 

快递公司的限额赔偿,是参照邮政法的规定。邮政法第47条规定“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赔偿。” 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寄...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4日 13:43

伪造清华学历获高薪,涉嫌诈骗吗?

伪造清华学历获高薪,涉嫌诈骗吗? 近日杭州日报报道,萧山法院审判一起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被告人任某,只有小学文凭,伪造了清华大学学位证书(复印件)等,入职萧山一家大型企业物流部门总经理,月薪七万。后因工作能力与学历不相配,被报警而案发。在法庭上,任某承认自己通过伪造的身份信息和学历,在多家公司入职。虽然每家公司待的时间都不长,但到手的报酬却不少。   此案,当事人伪造的虽然是复印件,而非原件,但因复印件高度仿真,可以以假...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3日 03:42

电梯内劝阻吸烟猝死案:是过错责任,而非公平责任

大河报报道一起电梯内劝阻吸烟猝死案:20175月,杨君(化名)在电梯内见一老人冯清在抽烟,予以劝阻,发生争执,老人心脏病发猝死。监控显示,电梯内对话2分钟左右。事后,死者家属起诉起诉杨某侵权索赔40余万。金水区法院一审认为:在电梯内抽烟导致双方发生语言争执,冯清猝死,这个结果是被告未能预料到的,根据公平责任,酌定被告补偿原告1.5万元。

 

本案,该不该赔偿?以社会常识论,电梯内不可吸烟,予以劝阻,无可厚...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1日 20:51

伪造印章罪的办案标准

《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但该条没有规定伪造印章的数量标准,以致司法实务中操作不一。譬如有的1枚就就定罪,有的 3枚定罪,有的3枚视为情节严重,有的不仅看...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30日 07:48

郎永淳醉驾案,与诈诱碰瓷犯罪

郎永淳醉驾案发后,财经及心理学专栏作者陈宗鹤爆料称郎永淳是遭遇碰瓷者。其贴出微信“他请了代驾,开到离家还差一点的地方,代驾突然说身体不适开不了了,他见离家很近,就想自己把车开回,没想到刚开,就被一车剐蹭,对方要求私了索赔金额甚高,他不同意,最终报警,招致刑祸。”对此,凤凰网娱乐向郎永淳公司工作人员求证,对方否认碰瓷事件。

 

郎永淳是否真的被碰瓷,暂且不论,而此种碰瓷现象传闻颇久。在法律上此种...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29日 07:08

老太超市扶人判决书分析:定性错误,不是侵权,而是补偿

关于70岁老太超市扶人获赔2.6万元案,仔细读该案判决书(北京市西城区法院20170102民初14283号),发现有三个问题。。

 

第一问题,对于是否发生肢体接触,这一关键事实,没有查清。

关于此节争议。

原告孙嘉银诉称:“20167271126分,原告在北京市西城区美廉美超市购物,下电梯后看到左侧上行电梯内被告李连雨及其小孙女摔倒,原告未曾多想,立即跑至电梯口帮助被告李连雨祖孙二人,防止二人被电梯绞住,在搀扶...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27日 15:46

郎永淳被刑事拘留:醉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据北京青年报微博消息,央视名嘴郎永淳近日因醉驾已被北京警方拘留。知情人爆料称,郎永淳被朝阳派出所拘留,至今仍在看守所里。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看守所里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

 

因醉驾被刑事拘留,颇为可惜。郎永淳的人生至此发生转折。《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故如无意外,郎永淳很可能会被判拘役(拘役一般是实刑,也...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26日 18:44

老太超市扶人受伤案:是见义勇为,还是高级碰瓷?

近年来,因扶老太而被告的案例不少。于是有人畏老太为碰瓷者,而不敢去扶。最近法制晚报报道的一则新闻,则是一老太主动去扶人受伤索赔案,引人深思。案情是:70岁的老太到超市购物,见李某及孙女摔倒在电梯,遂去搀扶,不幸自己摔倒,胸椎骨折。为此,老太将超市及受助者李某告上法院,要求二被告赔偿损失。北京西城法院一审判决,被告李某赔偿孙女士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2.6万余元。此案,是救人不成,反要被救者索赔。社会舆论...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25日 18:59

济南首推“离婚冷静期”:法院也要冷静冷静

近日,济南市中区法院首先在全国法院系统推出“离婚冷静期”制度:即当事人起诉离婚后,法官冻结诉讼三个月为冷静期,期内反省,期满结束,视情撤回起诉或者进入审判程序。据悉,此项制度的目的,是预防冲动型离婚,而理性型离婚当事人大受其影响。

 

以司法实务而言,设冷静期是多此一举。国人上法院离婚已很难。譬如上海、杭州的离婚案件,起诉到法院后,要先到诉调中心调解,调解不成的,再进入一审。一审经常判不离,要六个...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24日 20:38

一个凄惨的文言判决:刑事案件不支持死亡赔偿金

网上流传一份民事判决书的最后一页。该页中,法官说理如下“需指出,本案系情杀,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情之不敛,运无幸耳。唯克己去私,方是正途。”然后根据《民法总则》第三条之规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准许被告自愿补偿原告五万。案件受理费是1.08万元(可倒推出诉讼请求金额是70万)。

 

根据以上内容,进行专业解读,揣测案情大致如下:因感情纠纷,发生杀人案件,被告人被判刑。之后,被害人(或其家属)单独提起民...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23日 08:24

从“马云豪宅”事件,看企业家的名誉权

从“马云豪宅”事件,看企业家的名誉权

据凤凰网财经报道,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决定正式起诉几家自媒体账号。原因是该几家自媒体发布“‘马云十亿豪宅亮瞎眼’等内容,纯属捏造,肆意诽谤。” 严重损害了阿里巴巴及马云的名誉权,要求上述账号停止谣言传播、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分别索赔人民币100万元。马云也无奈发微博称天天有这样那样的豪宅、豪车说是我的,看多了我自己都快信了……拜托这些资产背后的策划公司也能真给我一些啊?……”

 

按,名誉权的...

阅读全文>>